獲利桃花源



「保證獲利」的桃花源集團

有天王老實跟朋友吃飯,飯後聊天時朋友提到有個賺錢的好門路,叫做桃花源投資集團,老闆錢董是個投資達人,想要幫小散戶做多元化的投資經營,同時進入海外市場,大賺阿多仔的錢;他們提供認股計畫,只要認個一股10萬元,每個月就可以拿回4000元,一年等於有48%的利息,本金投進去只要兩年多就可以回本,他自己也投資了一陣子,可以掛保證利息都有定期支付,需要用錢想拿回本金的話,隨時可以拿回來,投資越多利息越多,要是介紹其他人加入,還可以額外領一筆介紹金。

根據桃花源集團的說法,他們發出來的利息都是從投資賺到的,集團也的確用收集來的資金,買下林林總總十幾家大企業,從飲料公司到飯店都有。有人懷疑這些公司都有財報可查,但實際獲利並不足以支付這麼高的利息,這時他們的發言人跳出來反駁說,這些獲利大部分都是海外投資賺到的,所以他們才能那麼穩定的去支付利息,除了投資之外,桃花源集團還舉辦過大型運動會,當時共有上萬人參加,會中的錢董就跟神一樣受到大家的膜拜。

王老實聽了之後想,既然朋友的利息錢都有拿到,應該不會有問題才是,於是他就很爽快的認了10幾股,但利息才拿了兩三期,就收到要降利息且「暫時」無法把本金拿回來的通知,問了當初介紹的朋友,說之前有發生過類似的狀況,但過陣子就會恢復正常付息和接受贖回本金,王老實也只能無奈的繼續等下去。

但最後桃花源集團還是破產了,很多退休的老人受到高利引誘,把退休金全部投進去,結果當然跟王老實一樣血本無歸。王老實後來才知道,桃花源集團幾年下來吸了將近千億,但清算時只剩下幾十億,扣掉那些成功被贖回的資金,還有幾百億就這樣人間蒸發了,那些宣稱最賺的海外投資因為沒有紀錄,連查都沒有辦法查。錢董最後被法官「重判七年」,但刑期服了一半就假釋出獄,出獄之後馬照跑舞照跳,但他名下沒有資產,法官就算想幫那些受害者也沒辦法,甚至有人被賣了,還要怪政府當初為什麼要去清查這些地下投資公司,認為這樣的高利息可以永遠持續下去。

桃花源集團究竟是如何支付那麼久的利息?又是怎麼破產的呢?這套方法其實是由義大利移民查爾斯‧龐茲所「發明」的。西元1903年時,他身無分文的來到美國,一開始在餐廳當洗碗工,然後升職成了服務生,卻因為竊盜遭到解雇;龐茲後來又流離到加拿大的一家銀行,在工作中他發現那家銀行支付存款人的利潤並不是來自存放款間的息差,而是用新存款的本金來支付的,那家銀行最終倒閉了,龐茲也因為製造假票據去牢裡蹲了三年。

經過一連串的失敗後,機會出現了,1918年龐茲收到一封西班牙寄來的郵件,信封中有張叫做國際回郵票據的玩意,發信人可以把那張票據連郵件一起寄給在其他國家的收信人,收信人再以其作為郵資回覆郵件。龐茲研究了這套制度後,對外宣稱這是個賺大錢的機會,只要在國外購買國際回郵票據,再轉賣回美國便可以套利,在排除成本與匯差之後,這個套利的淨利率將會高達400%以上。

起初,龐茲從他的朋友和同事募資,並在45天內支付給他們50%的利潤率。之后他又創設了自己的公司—証券交易公司,由於最初的投資人的確拿到了龐茲承諾的回報,好康一傳十、十傳百,一年之後約有四萬名以上的波士頓市民加入了龐茲的賺錢計畫,其中大部分是窮人,希望靠著龐茲所提供的機會翻身。

龐茲到最後一共吸收了1500萬美元的資金,這足夠購買幾億張歐洲郵政票券,但卻從頭到尾沒去執行過這個交易,他只是利用在銀行工作時的靈感,用高利潤吸引投資者上門,但他只是把新會員所繳的錢,拿來做為先前會員的投資利得。理論上只要投資人不要求把本金贖回,且世界上有無限多的人願意加入這套計劃,這種「財富轉移」模式就可以一直持續下去,早期的投資者也的確可以賺得口袋飽飽。

可惜的是現實並沒有這麼美好。要維持發放利息,必須不斷的招募新會員貢獻資金,而隨著會員的人數增加,就必須招募更多新會員來提供利潤,但在所有願意投資的人都已經加入這場計畫,原本的會員又想要拿到投資收益或取回本金,錢付不出來時,這個模式自然而然就會崩潰,受害者當然就是比較晚加入的那些人。這種方式後來被稱為「龐氏騙局」。

自龐茲以來,這類投資騙局可以說是遍布全世界,這幾年最知名的大概是前美國那史達克主席馬多夫,其經營的避險基金比桃花源集團遜的多,平均每個月只有1%獲利,但由於他的聲望和名氣,還是吸引了大票投資者,且都是大型銀行、退休基金以及超級富豪,他的「基金」成功運作了20年,但在金融風暴期間,馬多夫面臨一筆70億美金的贖回無力償還後,才被發現他經營的基金也是個龐式騙局。幾十年下來,投資馬多夫基金的投資人,總損失高達500億美金。對那些身家被騙光的投資人來說,唯一比桃花源案值得欣慰的是,馬多夫雖然高齡70幾,卻要吃上100多年的牢飯。

即使有那麼多前車之鑑,但人是健忘的,隨著時間過去,台灣這塊土地仍然有許多龐氏陰魂正在覬覦著你我的錢,報章雜誌雖然不時有詐騙集團被破獲的消息,使用的方法不外乎「高利息」、「高傭金」,但詐騙的方法似乎還是老的最有效,只要喚起貪婪之心,就會不斷有人拿自己的老本飛蛾撲火。這類集團聲稱的獲利方式往往是黑箱操作,而黑箱操作就是最佳的犯罪溫床,正所謂「你求我的利,我要你的棺材本」。

政府掛保證的真‧桃花源集團

再來回顧一下龐氏騙局的定義,在龐氏騙局中,早期的投資者可以確實的領到紅利,但這些紅利是後來的參與者所付的錢,而所有的龐氏騙局最終都會因為缺乏新的加入者而導致崩潰。但若由國家來做莊,強制全體人民都要加入這個「財富轉移」的制度,那麼由政府掛保證的「真‧桃花源集團」,也就是我們的國民年金,在確保了源源不絕的新加入者之後,是不是就可以「永續經營」下去?

如果你是已經退休、或是即將退休的人,那從退休到壽終正寢為止,你領的年金總額將會遠超過自己所繳保險費及投資收益的總和,關鍵的問題來了:剩下的錢從哪裡來?羊毛出在羊身上,從勞動者繳的保險費來;而等到這一代勞動者退休時,就換下一代繳錢養他們。

為了彰顯這套體系和龐氏騙局的不同之處,它有個很好聽的名稱:隨收隨付制(Pay as you go),也就是透過「世代間移轉」,進行財務資源的再分配,與財務責任的轉嫁。但遺憾的是,如果勞動者和退休者的比例差距過大,整套體系最終一樣會崩潰。以下是台灣從民國70年到100年,歷年的新生兒人數:


從圖中可以看到新生兒人數直線下滑,也就是未來會由越來越少的工作人口,來養越來越多的退休人口,這是完全無法逆轉的局面。根據勞委會的統計,台灣的勞動人口已於2010年達到最高峰,之後每年逐漸下降。同時台灣勞工的平均收入倒退、甚至低於十年前的水準。現在平均7位年輕人養1位老人,20年後會變成2.5位年輕人養1位老人。這樣的人口組成與保險制度的結合,會造成甚麼結果?越早退休越爽,越晚退休越痛苦。

所有讓龐氏騙局崩盤的條件都齊備了:未來新投入國民年金的資金,會隨著勞動人口快速萎縮,然而另一頭領取年金的退休者將因為醫療技術的進步,實際領取年金的年數將比預期更多。我們的官員很有信心的拍胸脯保證:「國民年金再230年也不會倒。」2030年沒問題,不過之後呢?這不是個號稱要永續經營的制度嗎?反正到時設計這個補貼制度的世代已經領夠本了,之後的事怎麼樣又有甚麼要緊呢?

但如果你跟我是同世代的人,那麼可以預見的是,等我們辛苦工作幾十年,繳了上百萬的保險費,準備開始領退休金時,不是一毛都拿不回來,就是幣值貶到甚麼都買不起。

除了國民年金之外,勞工不是還有勞保、公務員也有各自的軍公教保險嗎?這裡要提到另外一個殘酷的現實,就是現在的窮忙工薪族除了勞保和國民年金,還有另外一個大坑要填,就是軍公教的退休金,而且軍公教人員的工作年數更短,領退休金年數更久:

勞工法定可全額領退休金年齡:60歲,逐年提高,115年為65歲;
軍公教可全領退休金資格:任職25年、年滿50歲,修法後任職30年、年滿55歲。

不同的制度,導致軍公教平均退休年齡為:公務人員55歲、教師53歲、軍人43歲。而台灣人目前的平均年齡為79歲,在現行制度下,一名50歲到55歲退休的公務員或教師,可領到的老年給付少則2000萬、多者可能超過3000萬元。

現在是7個年輕人養1個退休老人,但卻是數十人去養一個退休公務員。而且不用等到我們退休,只要再過十幾年,這些退休體系將通通都會破產。而破產之後會怎麼樣?一個很直覺的想法是由稅收撥補,但羊毛出在羊身上,不論是靠提高保險費率、或是加稅來撥補虧損,付錢的仍然是全國人民。

若政府對所有的社會保險體系一視同仁,保戶將近千萬人的勞保虧損由全民稅收買單,保戶數十萬人的軍公教保險虧損仍然由全民稅收買單,那麼多數人補貼少數人的現實仍然不會改變。當然補貼問題在舊制退休人員得享天年後會逐漸緩和,但若要維持政府負債水準不暴增,代價會是全民加稅數十年。


能體認到所謂的退休基金虧損由政府補貼,只是換個名目從全民搞錢,才有機會更進一步去思考怎麼改變這些不公平的補貼。要讓現有的退休保險能永續經營,最基本的三條路就是增加費率、延後退休年齡、降低退休給付,讓現有的退休者不再過度的付少領多;另外一個重點則是取消所有的政府撥補法條,勞保由勞工全體繳費來維持,軍保和公教保險由軍人和公教人員全體繳費來維持,這樣才能真正維持這些社會保險的永續機能,而非像龐氏騙局一樣,終將面臨崩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點融網 (P2P lending) - 金融大騙局作者林育詩繼期貨自動交易、白銀後又一推薦新商品

理財聖經摘要

久治不癒的腳底痛,猜猜看最後是靠哪三招治好的?(而且免錢!)